公司股权内部转让需遵循一定流程,通常包括转让双方达成意向、召开股东会议、签订转让协议、办理变更登记等步骤。
转让双方达成转让意向。在公司内部,股东之间若有转让股权的意愿,要就转让的股权数量、价格、支付方式等核心条款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形成初步的转让共识。这是整个股权内部转让的基础,确保双方在关键事项上达成一致。
召开股东会议。虽然是内部转让,一般不会对公司的人合性产生重大影响,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可能仍需要召开股东会议。在会议上,需对该股权转让事宜进行讨论和表决。其他股东有知晓此次转让的权利,并且可以在会议中表达意见。若公司章程没有特别规定,通常内部转让无需其他股东同意,但需将转让情况告知他们。
之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双方在达成一致且经过必要的会议程序后,需签订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转让股权的具体情况、转让价格、支付时间和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这份协议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要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再进行股权交割。转让方按照协议约定将股权交付给受让方,受让方按照约定支付转让款项。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协议执行,同时要注意相关的财务记录和凭证的保存。
办理变更登记。公司需要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提交相关文件,如股权转让协议、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修正案等。完成变更登记后,受让方的股东身份才在法律上得到正式确认,其股东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公司还应相应修改股东名册,将受让方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及受让的股权份额等信息进行记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