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房产分割协议书需包含当事人基本信息、房产具体情况、分割方式、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内容,且要遵循自愿、公平、合法原则,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房产分割协议书的开头要明确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这包括各方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确保能够准确识别参与分割的人员。这些信息是协议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当事人身份,协议的权利义务才能准确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
要详细描述房产的具体情况。比如房产的坐落位置,精确到门牌号;房产的面积大小,以相关证件登记为准;房产的产权证书编号等。清晰准确的房产信息能避免日后因对房产指向不明而产生纠纷。
分割方式是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明确各当事人获得房产的具体份额或具体部分。例如是按比例分割,如一方占房产的 60%,另一方占 40%;还是按具体的空间部分分割,如某套房屋中的某一层归一方所有等。同时,对于分割后房产的使用、管理等事宜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在协议中,还需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一方有维护房产结构安全的义务,另一方有按时缴纳相关税费的义务等。权利方面,如享有房产的居住权、出租权等。违约责任也不可忽视。要约定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以此来保障协议的顺利履行。
争议解决条款也是必要的。可以约定当各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时,是通过协商解决、仲裁解决还是诉讼解决。协议应由各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并且,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房产分割协议书才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