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400块钱一般不构成诈骗罪,通常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诈骗行为的处理依据诈骗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从刑事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及各地司法实践,一般是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所以,骗400块钱未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骗400块钱的行为仍然违反了治安管理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实际处理中,公安机关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果诈骗者是初犯,且积极退还被骗的400元钱,取得被害人谅解,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较轻,按照较轻的处罚标准进行处理,比如仅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五日以下拘留。但如果诈骗者多次实施类似的小额诈骗行为,或者在诈骗过程中存在其他恶劣情节,即使每次诈骗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也可能会被处以相对较重的治安处罚,即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虽然400元数额不大,但诈骗行为本身是不道德且违法的,任何违法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