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害鉴定结果出来后,根据案件性质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向。如果是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之后进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如果是民事案件,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要明确轻伤害鉴定结果出来后案件的性质。在司法实践中,轻伤害案件可能涉及刑事和民事两个方面。
若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当轻伤害鉴定结果为轻伤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此时,公安机关会依据鉴定结果进行立案。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查现场等。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被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刑事拘留等。
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符合,人民检察院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据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作出判决。如果被告人被认定有罪,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
若作为民事案件处理,受害人可以以鉴定结果为依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加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医疗费用清单、病历、误工证明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在整个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和解。如果达成和解协议,受害人可以撤回刑事自诉或者在民事赔偿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加害人积极履行赔偿义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