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追诉期既不是单纯看个人,也不是看法院,而是依据法律规定,结合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
追诉期,也就是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对于聚众斗殴追诉期的确定,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
由此可见,确定聚众斗殴的追诉期,关键在于判断该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而判断法定最高刑,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犯罪情节,比如是否多次斗殴、是否持械等。这不是单纯看某一个人就能确定的,也不是由法院随意决定的。法院的作用是在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时,依据法律和事实对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但追诉期是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等阶段就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的。在判断追诉期时,司法机关会根据犯罪行为的整体情况来确定适用的法定刑幅度,进而确定追诉时效。所以,聚众斗殴追诉期是依据法律规定结合犯罪行为本身来确定,而非单纯看个人或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