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权受到侵犯时,首先应及时采取措施固定证据,然后可以通过与侵权人协商、向有关部门投诉、申请调解、申请仲裁以及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当人身权受到侵犯,以下是具体的应对办法。
固定证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例如遭遇他人殴打,要及时拍照留存身上的伤痕、现场的情况;如果是名誉权受到侵犯,如他人在网络上发布诋毁言论,要及时对相关网页进行截图、保存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将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与侵权人协商:尝试与侵权人直接沟通,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或赔礼道歉。这种方式相对平和,如果能够协商成功,可以快速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比如在邻里纠纷中,因对方的不当行为导致人身受到轻微伤害,通过友好协商,对方可能愿意承担医疗费用并赔礼道歉。
向有关部门投诉:根据不同的侵权情况,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投诉。如果是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受到侵犯,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若是在工作场所因单位的原因导致人身权受损,可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这些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申请调解:可以请求有关组织进行调解,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具有灵活性和专业性,调解人员会根据双方的情况进行劝说和协调,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申请仲裁:如果双方在事前或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可以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程序相对简便、高效,且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向法院提起诉讼:当其他途径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时,向法院起诉是最后的保障。需要准备好起诉状、证据等材料,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