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精神病人故意伤害罪怎么判刑

2025-09-24 21:11:20
0 浏览
推荐律师
吕粲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云南博仲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精神病人故意伤害他人需根据其精神状态判断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完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是因为这类精神病人由于其精神状态,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知和控制,不具备犯罪构成中的主观故意或过失要素。例如,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产生幻觉、妄想等症状,在这些病态思维的支配下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经司法鉴定符合条件的,不负刑事责任。

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该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类精神病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虽然存在一定的精神障碍,但尚未达到完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程度。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部分认知和控制能力,在量刑时会考虑其精神障碍的影响。比如,患有轻度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时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由于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过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间歇性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是指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他们在精神正常时,具备正常的认知和控制能力,此时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与正常人犯罪一样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癫痫性精神病患者在未发作期间精神状态正常,若在此期间实施了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就必须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病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需要依据专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同时,除了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方面,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精神病人故意伤害罪怎么判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57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