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还钱,不良征信记录不会自动消除。只有在还清欠款后,相关逾期记录自欠款还清之日起5年后才会消除;如果一直不还钱,逾期记录会一直存在于征信报告中。
征信记录的重要性及影响。个人征信报告是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文件,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申请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还是参与一些商业合作等,都会涉及到对个人征信的查询。一旦出现没有还钱的逾期情况,就会在征信报告上留下不良记录,这会严重影响个人的金融活动,比如可能导致贷款申请被拒、信用卡额度降低等。
逾期记录消除的规定。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这里的关键在于“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对于没有还钱的情况,就是指还清欠款。例如,某人在2020年1月1日发生了一笔逾期欠款,直到2022年1月1日才还清,那么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计算,5年后即2027年1月1日,该逾期记录会从征信报告中消除。
不还钱的后果。如果一直没有还钱,逾期记录就会一直保留在征信报告中。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逾期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可能会被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面临更严厉的催收手段,甚至可能会被起诉至法院。一旦被法院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还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及时偿还欠款,维护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
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