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倒闭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可通过与企业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以及通过法院诉讼等途径追讨工资,同时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员工工资享有优先受偿权。
当企业倒闭拖欠员工工资时,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问题。协商解决,员工可以联合起来推选代表与企业的管理层,如老板或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倒闭的具体情况以及工资拖欠的原因,尝试协商出一个合理的支付方案,例如分期支付工资等。这种方式相对温和,能避免双方矛盾激化。
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政府机构。员工只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对企业进行调查,若发现企业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企业限期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途径。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在仲裁过程中,员工要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员工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审理,作出公正的判决。一旦判决生效,企业就必须按照判决支付工资。如果企业拒不执行,员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员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于其他普通破产债权受偿。这为员工追讨工资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