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自首是应当从轻还是可以从轻

2025-11-20 07:26:36
0 浏览
推荐律师
王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丰程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可以”意味着并非绝对,司法机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从轻、减轻处罚以及从轻、减轻的幅度;而“应当”则是必须这样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自首制度,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于自首行为的鼓励态度。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表明了这不是绝对的从轻、减轻。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中,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对自首的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以及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等因素。

如果犯罪行为本身性质恶劣、情节严重、造成了重大的危害后果,即使犯罪分子有自首情节,司法机关可能也会综合全案情况,不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相反,如果犯罪行为相对较轻,犯罪人真诚悔悟并及时自首,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司法机关通常会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在犯罪较轻的情况下,予以免除处罚。

“应当”在法律语境中是一种刚性的要求,意味着必须如此。而自首用“可以”,是为了保证法律适用的灵活性,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所以对于自首的从轻或减轻处罚并非一概而论,而是要全面考量各种因素后做出公正的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26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