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17万元且有谅解书,一般可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最终量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罪的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17万元,通常属于“数额巨大”的范畴,若无其他特殊情节,法定刑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
而谅解书在量刑中起到重要作用。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的书面文件。它体现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得了被害人一方的宽恕。法院在量刑时,一般会将其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除了谅解书,还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的量刑结果。比如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情节、立功表现、是否为初犯、悔罪态度等。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有立功表现,也能在量刑时得到从宽处理。所以,虽然诈骗17万元且有谅解书大致的量刑区间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具体的判刑年数需要结合全案的具体情况,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作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