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汽车被扣后,取车流程一般为在接受完行政处罚后,凭借相关凭证到扣留车辆的交警部门办理取车手续。
当因醉驾导致车辆被扣留后,首先要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在完成相关的处罚流程后,才可以进入取车环节。
第一步是处理醉驾的违法行为。驾驶人需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完成血样检测等程序,等待司法机关对醉驾行为作出判决。在判决生效后,按照规定缴纳罚款、执行相应的刑事处罚等。
第二步是准备取车所需的材料。通常需要携带本人的身份证、驾驶证(如果驾驶证未被吊销)、行驶证等能证明车辆归属和驾驶人身份的证件。可能还需要交警部门出具的处理完毕的相关证明文件,比如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第三步是前往车辆扣留的交警部门。到达后,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并提交准备好的材料。工作人员会对材料进行审核,确认驾驶人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处罚流程,并且车辆不存在其他未处理的问题。
第四步,在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办理车辆放行手续。这可能包括签署一些文件,确认车辆的状态等。之后,驾驶人就可以将车辆开走。需要注意的是,在取车时要检查车辆的状况,看是否有损坏或丢失物品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交警部门沟通解决。醉驾取车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确保合法合规地取回车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