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变更孩子抚养权有协议变更和诉讼变更两种流程。协议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然后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或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诉讼变更则需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审理判决。
协议变更流程
第一步,双方协商。父母双方就孩子抚养权变更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协议变更的基础,需要双方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考虑孩子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因素。
第二步,签订协议。在协商一致后,双方签订变更抚养权的书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变更抚养权的具体内容,如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金额、探视权的行使等。
第三步,办理公证(可选)。为了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双方可以选择到公证处对变更抚养权协议进行公证。公证可以证明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第四步,办理户籍等相关手续。如果孩子的户籍需要迁移,双方应携带变更抚养权协议、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材料,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孩子户籍迁移手续。
诉讼变更流程
第一步,准备材料。提起诉讼的一方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能证明对方不适合继续抚养孩子的证据,像对方有虐待孩子、患有严重疾病等情况;自己更有利于抚养孩子的证据,如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等。同时,还需准备好起诉状,写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第二步,向法院起诉。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是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第三步,法院审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出示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判断是否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第四步,法院判决。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如果判决变更抚养权,双方需要按照判决执行。如果一方对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