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有分歧时,若双方能协商一致,可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然后办理协议离婚;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对财产进行分割。
当离婚财产存在分歧时,有以下两种主要的解决途径。
协议离婚途径。如果夫妻双方虽然在财产分割上有分歧,但仍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尝试进行沟通和谈判。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比例等进行讨论。在协商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自愿、合法的原则,充分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合理诉求。一旦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该协议应当明确约定财产的分割方式、具体财产的归属等内容。签订协议后,夫妻双方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材料,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完成协议离婚。
诉讼离婚途径。若双方无法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法院在审理离婚财产分割案件时,通常会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男女平等原则,即夫妻双方在财产分割上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会适当考虑子女的抚养情况和女方的实际需求;三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会根据财产的实际用途和性质进行合理分割;四是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行为,如重婚、家庭暴力等,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财产的存在、归属以及自己的主张。这些证据可以包括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财产购买合同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庭审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离婚财产有分歧时,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