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拒付抚养费,法院强制执行财产时,会先发出执行通知,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财产等措施,也可提取其收入,还可能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当一方在离婚后拒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这一通知是给予被执行人一个主动履行义务的机会。
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银行存款,法院可以冻结其账户,防止其转移资金。冻结期限通常有一定限制,一般不得超过一年。之后,法院可根据情况划拨其账户内的存款用于支付抚养费。例如,法院查明被执行人在某银行有一定数额的存款,会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会按照要求将相应款项划拨至指定账户用于支付抚养费。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对于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如房屋、车辆、贵重物品等,法院可以进行查封、扣押。查封是指对财产贴上封条,禁止其转移或处分;扣押则是将财产转移至法院指定的场所保管。如果被执行人在规定时间内仍不履行义务,法院可以对查封、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拍卖是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将财产出售给出价最高者,变卖则是按照市场价格直接将财产出售。所得款项用于支付抚养费。
提取收入:若被执行人有工作单位,法院有权向其所在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单位从被执行人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中按月提取一定金额用于支付抚养费。单位有义务按照法院的要求协助执行。
强制措施:如果被执行人拒绝配合执行,甚至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执行,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这些措施,保障抚养费的顺利执行,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