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判决抚养费后,若一方不履行支付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
当法院判决抚养费后,负有支付义务的一方拒绝履行时,另一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孩子获得抚养费的权益,具体的强制执行流程如下:
申请:获得抚养费支付判决的一方需要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等内容。同时,需提交生效的法律文书副本、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
法院受理: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法院会予以立案,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发出执行通知:法院立案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并告知其逾期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若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仍未履行义务,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常见的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比如从其工资、奖金等收入中扣除相应的抚养费;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将所得款项用于支付抚养费。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被执行人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等特殊情况,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或作出合理的处理。
通过以上强制执行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获得必要的生活和教育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