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农民工工资不给,农民工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等。
当遇到欠农民工工资不给的情况时,有以下多种解决办法。可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农民工可以直接找到老板或相关负责人,心平气和地沟通工资问题,了解拖欠原因,争取达成一致解决方案。很多时候,一些工资拖欠可能是由于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导致,通过友好协商有可能较快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农民工可以携带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维权方式。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程序相对规范,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在仲裁过程中,农民工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拖欠的事实。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法律规定,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对支付令没有提出书面异议,支付令就会生效,农民工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来拿到工资。同时,对于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农民工要增强法律意识,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