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签订后,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办理贷款(若需贷款购房)、进行合同备案、缴纳税费、办理房屋交付与权属登记等事宜。
如果购房者选择贷款购房,在签订购房合同后,要尽快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需要准备一系列贷款所需的资料,如身份证、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提交给贷款机构进行审核。贷款机构会对购房者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审批通过后会与购房者签订贷款合同,确定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购房合同备案是很重要的一环。开发商通常会在规定时间内将购房合同提交给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合同备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开发商一房多卖,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备案完成后,购房者可以通过相关网站或到房地产管理部门查询合同备案情况。
缴纳税费是不可避免的。购房者需要缴纳契税、维修基金等税费。契税一般根据房屋的面积和购房价格来计算,维修基金则用于房屋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购房者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及时缴纳税费,否则可能会影响房屋的交付和产权办理。
在房屋达到交付条件后,开发商会通知购房者办理房屋交付手续。购房者要仔细检查房屋的质量,包括房屋的结构、装修、水电等设施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同时,要查看开发商提供的《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等文件。如果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与开发商协商解决。
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是取得房屋产权的关键步骤。购房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携带相关资料到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经过审核后,购房者将获得房屋所有权证书,正式拥有房屋的产权。

法律依据: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一条
登记事项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完成登记。
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应当依法向申请人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六十一条
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