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还款逾期是否算征信问题以及逾期几天算,并没有统一固定的天数标准,不同银行和不同类型的贷款或信用卡规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多数银行会有1 - 3天的宽限期,超过宽限期还款就可能被上报征信,但也有银行没有宽限期,逾期1天就会影响征信。
在金融领域,银行对于还款逾期的处理和征信记录的上报规则存在差异。首先来看信用卡方面,不少银行会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一定的还款宽限期。例如,工商银行以前对于信用卡没有宽限期,只要逾期1天就会上报征信系统,但后来部分卡种也推出了宽限期服务;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通常有3天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还款视同按时还款,不会影响征信。
对于贷款而言,情况同样复杂。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在住房贷款等业务上,宽限期相对较短甚至没有。比如中国银行的部分住房贷款,如果没有按时还款,逾期1天就可能被记录在征信系统中。而一些地方性银行或小型金融机构,可能会根据自身的风险政策和客户情况,给予3 - 5天的宽限期。
逾期是否会被上报征信还与逾期的金额有关。如果只是几十元等小额的逾期未还,银行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期限内暂不上报征信,但如果逾期金额较大,即使在宽限期内,银行也可能会采取较为严格的措施。
为了避免逾期影响征信,建议持卡人或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仔细了解银行的还款规定和宽限期政策,并做好还款提醒。同时,一旦发现逾期,应尽快与银行联系沟通,争取在未上报征信前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确定逾期几天就一定会算征信问题,要结合具体银行和业务来判断。

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者其他主体提供信贷信息,应当事先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并适用本条例关于信息提供者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