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刑事案件逮捕犯罪嫌疑人最长是多长时间内

2025-10-30 19:08:35
0 浏览
推荐律师
孙先格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刑事案件逮捕犯罪嫌疑人本身没有“最长时间”的说法,逮捕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逮捕后犯罪嫌疑人会被羁押,而整个羁押期限(从逮捕到判决生效)可能较长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侦查阶段逮捕后的羁押期限最长为7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1个半月,审判阶段一审一般为2个月,最长3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还可延长。

在刑事案件中,逮捕是由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的一种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侦查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上述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前面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也就是说,侦查阶段逮捕后的羁押期限最长可达7个月。

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如果检察院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每次补充侦查的期限为一个月。

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由此可见,刑事案件从逮捕犯罪嫌疑人到最终判决生效,整个过程的时间会受到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延长规定。

刑事案件逮捕犯罪嫌疑人最长是多长时间内(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