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8万多不一定算诈骗罪。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不能仅依据逾期金额,而是要结合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以及是否实施了诈骗行为等因素来综合判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网贷逾期的情境中,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提供的身份信息、借款用途等都是真实的,并且有还款意愿,只是由于客观原因如突发重大疾病、失业等导致暂时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即便逾期金额达到8万多,通常也不构成诈骗罪。这种情况下,借款人与网贷平台之间属于民事借贷纠纷,平台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追讨欠款。
如果借款人存在以下情形,则可能构成诈骗罪。一是虚构事实,例如编造虚假的借款用途,声称借款用于经营生意,但实际上将款项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二是隐瞒真相,比如隐瞒自己已经身负巨额债务、没有还款能力的事实来骗取贷款。并且在借款后,借款人有逃避还款责任的行为,如更换联系方式、隐匿行踪等,就可能被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当符合这些条件时,逾期8万多的网贷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网贷逾期8万多通常达到了“数额巨大”的标准,如果被认定为诈骗罪,将面临较为严重的刑事处罚。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逾期金额来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