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共有与公有的区别在于

2025-09-23 21:44:40
0 浏览
推荐律师
徐洋洋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山东豪德(济南)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共有与公有存在明显区别。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项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主体是多个民事主体;公有是公共所有,在我国主要指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主体具有特定性。

从概念本质上来说。共有是一种财产所有权的形式,强调多个主体对同一财产的共同权利。例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屋,他们对这套房屋就形成了共有关系,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出资比例对房屋享有一定的权益。而公有在我国主要是公有制经济下的概念,国家所有代表全体人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集体所有代表劳动群众集体组织对集体财产的所有,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

主体方面是二者的重要区别点。共有的主体是多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这些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民事关系,他们通过约定或者法定的方式形成共有关系。比如几个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的共有。公有财产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所有的主体是国家,集体所有的主体是劳动群众集体组织。国家作为国有财产的主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国家机关等进行管理和运营;集体组织则以集体的名义对集体财产行使权利。

在权利行使上,共有关系中各共有人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在处分共有财产等重大事项时,一般需要共有人一致同意或者按照多数决等方式进行。而公有财产的管理和处分通常由相应的国家机关或者集体组织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要遵循特定的程序和规定,以保障公共利益。

从财产的来源和性质看,共有财产可以是通过购买、继承、合伙等多种方式形成,其性质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公有财产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积累,国有财产涵盖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资产,集体财产则主要是集体组织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积累形成,多与集体成员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共有与公有的区别在于(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七条

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八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九条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57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