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和解协议书签字后不一定意味着结案。这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处理程序,一般治安案件可能就此结案,但涉及刑事案件则通常不能仅因和解协议签字而结案。
在法律实践中,打架事件可能涉及不同的性质,包括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其处理结果和结案标准有所不同。
对于治安案件,如果打架情节较轻,双方达成和解并签订了和解协议书,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案件进行调解处理。当双方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且履行了协议内容,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公安机关可以不再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治安处罚,此时案件通常可以结案。因为治安案件的目的更多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协议的达成表明双方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符合治安调解结案的条件。
如果打架行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达到了刑事案件的标准,比如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伤害,即使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书,也不能直接结案。刑事案件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的程序,其目的不仅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更重要的是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虽然双方达成和解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但司法机关仍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例如,在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不起诉或者向法院提出从轻处罚的建议,但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并不会因为和解协议的签订而终止。
综上所述,打架和解协议书签字后是否结案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和相关法律程序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九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