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未成年人应根据骚扰的具体情形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可先选择报警,也可通过学校、社区等相关组织介入调解。涉及民事侵权的可要求赔偿,构成犯罪的则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发现未成年人受到骚扰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避免未成年人继续受到侵害。
如果骚扰行为情节相对较轻,比如只是言语上的轻微骚扰等情况,可以先尝试通过学校、社区等组织来处理。学校对于学生之间的骚扰事件有一定的管理和处理机制,学校可以对骚扰者进行教育、警告等措施。社区也可以发挥调解作用,联系双方家长,进行沟通和协商,促使骚扰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停止骚扰行为。
而当骚扰行为比较严重时,一定要及时报警。警方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骚扰他人的行为,可能会给予拘留、罚款等处罚。例如,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等行为,都可能面临治安处罚。
从民事角度来看,如果骚扰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或者其他损失,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骚扰者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赔礼道歉等。
若骚扰行为达到了犯罪的程度,比如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这类犯罪行为,司法机关会依法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对于骚扰未成年人的行为,要重视起来,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