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后起诉索要赔偿需要准备起诉状、相关证据、确定管辖法院,然后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受理和审理。
要撰写一份合格的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的诉讼请求,即具体要求被告赔偿的金额及赔偿项目,像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还要阐述清楚事实与理由,详细描述打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对方的侵权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害后果等情况。
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证据是打赢官司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医疗相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发票等,这些可以证明因打架受伤的情况以及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二是误工证据,例如单位开具的误工证明、工资条、收入减少证明等,用于确定因受伤无法工作而导致的收入损失;三是护理证据,若需要护理,要有护理人员的身份证明、护理费发票或者护理协议等;四是其他相关证据,比如现场的证人证言、监控视频、报警记录等,能证明打架事件的发生过程和责任归属。
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来说,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合适的法院起诉。
之后,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法院。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受理,并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的金额根据具体的诉讼请求金额按照一定比例收取。
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法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