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盗窃罪开庭原告人不到法院会怎么处理

2025-10-17 15:26:35
0 浏览
推荐律师
徐新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湖北大纲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盗窃罪属于公诉案件,不存在所谓“原告人”,只有被害人。被害人不到庭一般不影响案件的审理,法院会正常开庭并根据已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体系中,盗窃罪是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这里的“原告人”概念通常适用于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里对应的角色更多是被害人。

对于被害人而言,其是否到庭参加庭审,理论上并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正常审理。因为公诉机关会承担起指控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的举证责任,通过出示各种证据,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且达到了盗窃罪的定罪标准。

被害人如果不到庭,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比如害怕打击报复、认为自己参加庭审作用不大等。但即便被害人不到庭,其之前在侦查阶段所做的陈述等证据,依然可以在庭审中作为证据使用。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依据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以及庭审中查明的事实来认定案件。如果证据确实充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盗窃罪,法院会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如果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法院则会作出无罪判决。

不过,被害人虽然不是必须到庭,但参加庭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自己的诉求,例如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发表意见,或者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自己的民事赔偿权利等。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被害人可以选择参加庭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盗窃罪开庭原告人不到法院会怎么处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79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