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公司经营正文

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条件是什么

2025-10-10 15:11:09  分类:公司经营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何晓伦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何晓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学恒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需满足一定条件,主要包括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等方面。具体条件和相关情况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和解释。

一、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条件是什么

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这包括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等情况。

2、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恶化,如长期亏损、资产严重流失等,继续经营下去会导致小股东的投资无法收回,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小股东应当先尝试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公司经营管理问题,只有在这些途径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条件是什么(0)

二、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的流程

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有一套法定流程。小股东要确认自身满足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条件。

1、准备材料

需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应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即请求法院解散公司)、事实和理由(详细阐述公司经营管理困难的情况、股东利益受损情况等)。同时,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股东会会议记录、财务报表、公司经营合同等,以证明公司符合解散条件。

2、向法院提起诉讼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是公司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法院审理

如果法院受理,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判断公司是否符合解散条件,最终作出判决。

三、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的注意事项

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关系到诉讼的成败和小股东自身权益的维护。

1、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小股东要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证据要真实、合法、有效。如在公司经营管理困难方面,要收集能够反映公司实际情况的证据,避免证据不足导致败诉。

2、诉讼成本的考虑

起诉解散公司需要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还可能涉及律师费用等。小股东要综合考虑诉讼成本和预期收益。

3、对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影响

解散公司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决定,会对公司和其他股东产生影响。小股东在起诉前要谨慎考虑,尽量通过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避免给公司和其他股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小股东起诉解散公司有明确的条件、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小股东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例如,在不满足条件时起诉可能会被法院驳回。在公司僵局的认定、证据的证明力等方面也可能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房产证除名需要什么资料办理
房产证除名需要的资料因除名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涉及夫妻除名)、公证书(继承或赠与除名)、法院判决书(判决除名)等。房产证除名主要有几种不同情形,每种情形所需资料有所不同。夫妻间除名: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进行房产证除名,通常需要携带身
缓刑到期后怎么办
缓刑到期后,若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若违反规定,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当缓刑到期时,具体的处理方式取决于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