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不批准逮捕的条件包括什么

2025-10-10 13:08:54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科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科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宁夏言成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不批准逮捕是指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逮捕条件而作出的决定。其条件主要围绕证据不足、罪行较轻、无社会危险性等方面。

一、不批准逮捕的条件包括什么

不批准逮捕存在多种情况。证据方面不满足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若认为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会作出不批捕决定。例如,仅有证人的模糊描述,没有其他物证、书证等关键证据相互印证,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1、罪行较轻无需逮捕

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较轻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检察机关可以不批准逮捕。比如一些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等情况。

2、无社会危险性

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是重要考量因素。若犯罪嫌疑人不具有实施新的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等社会危险性的,可不予批捕。像犯罪嫌疑人一贯表现良好,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并积极赔偿损失,有固定住所和稳定工作等情况。

不批准逮捕的条件包括什么(0)

二、哪些情形下检察院可以不批准逮捕

除了上述普遍适用的不批捕条件外,还有一些特定情形检察院可以不批捕。一是在共同犯罪中,次要犯罪嫌疑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比如在团伙盗窃案件中,仅负责望风且获利较少的人员。

1、身体原因不宜羁押

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检察院可以不批捕。例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需要长期就医治疗。

2、证据存疑待补充

当现有证据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侦查补充证据时,检察院可以作出不批捕决定,同时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如犯罪现场提取的指纹与犯罪嫌疑人指纹比对存在不确定性,需要重新鉴定等情况。

三、不批准逮捕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不批准逮捕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逮捕的条件作出了规定,反过来也为不批捕提供了依据。该条明确了应当逮捕和可以不予逮捕的情形。

1、审查批捕程序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2、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法律规定不批准逮捕的条件,也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避免不必要的羁押。防止错误逮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对人权的尊重。

综上所述,不批准逮捕有多种条件和情形,主要围绕证据、罪行、社会危险性等方面。在司法实践中,还有很多与不批准逮捕相关的问题,比如不批捕后公安机关的后续处理、不批捕决定的复议复核程序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具体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房产证除名需要什么资料办理
房产证除名需要的资料因除名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涉及夫妻除名)、公证书(继承或赠与除名)、法院判决书(判决除名)等。房产证除名主要有几种不同情形,每种情形所需资料有所不同。夫妻间除名: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进行房产证除名,通常需要携带身
缓刑到期后怎么办
缓刑到期后,若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若违反规定,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当缓刑到期时,具体的处理方式取决于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