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非法行医会受到多方面惩罚,包括行政处罚,如取缔、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会面临刑事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罚更重。非法行医者还需对患者的人身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非法行医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患者生命健康的行为,会受到多方面的惩罚。
1、行政处罚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非法行医的个人,还可能吊销其相关执业证书。
2、刑事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等情形。
3、民事赔偿责任
非法行医者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患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非法行医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判定非法行医情节严重是给予刑事处罚的关键。
1、造成就诊人身体健康损害
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情节严重。例如,因非法行医导致患者身体某部位功能受限,但经过治疗后仍可恢复一定功能的情况。
2、非法行医多次被查处仍继续行医
如果非法行医者曾被卫生行政部门多次查处、警告,仍继续从事非法行医活动的,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这表明其主观恶性较大,无视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安全。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
在非法行医过程中,使用这些不合格的药品和器械,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这种情况也会被判定为情节严重。
4、非法行医时间较长、获利数额较大
长期非法行医且获取了较多的非法利益,说明其对社会公共卫生秩序的破坏程度较大,也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当患者遭遇非法行医受到损害时,有多种维权途径可以选择。
1、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患者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反映非法行医的情况,卫生行政部门会对非法行医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制止非法行医行为,避免更多患者受到伤害。
2、进行民事诉讼
患者可以以非法行医者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害与非法行医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配合刑事诉讼
如果非法行医行为构成犯罪,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患者可以作为证人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诉讼,同时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要求赔偿损失。这样可以在追究非法行医者刑事责任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民事赔偿。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会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以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准确判定非法行医情节严重是量刑的关键,而受害者也有多种维权途径。在生活中,还存在非法行医与合法医疗行为的界限如何区分、非法行医的监管机制是否完善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非法行医相关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