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的协议签了一般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行使撤销权,协议就会持续有效;若行使撤销权且被支持,协议自始无效。
显失公平的协议签了通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这种效力并非绝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1、协议有效阶段
在受损害方未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协议之前,协议是有效的,双方都需要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因为从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来看,双方达成了合意并签署了协议,符合合同成立的基本要求。
2、行使撤销权后的效力变化
一旦受损害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且法院或仲裁机构支持了该请求,那么该协议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协议被撤销后,双方不需要再按照协议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返还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3、撤销权的消灭
如果受损害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或者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那么撤销权消灭,协议继续有效。

显失公平的协议被撤销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
协议被撤销后,因该协议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在一个买卖合同中,如果协议被撤销,卖方应当返还买方支付的货款,买方应当返还卖方交付的货物。
2、赔偿损失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方故意利用对方缺乏经验签订显失公平的协议,该方就属于有过错的一方,需要对对方因协议被撤销而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如因履行协议而产生的费用等。
3、恢复原状
协议被撤销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当恢复到协议签订之前的状态。这意味着双方要消除因协议履行而产生的影响,使双方的财产和地位尽可能恢复到签订协议前的状况。
认定协议显失公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双方权利义务是否对等
这是判断显失公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协议中一方承担了过多的义务,而享受的权利很少,另一方则相反,那么就可能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例如,在一份劳务合同中,劳动者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但获得的报酬却远远低于同行业的正常水平,这种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就可能构成显失公平。
2、一方是否利用对方的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难境地、迫切需要某种资源或者缺乏专业知识、经验等,迫使对方签订对其明显不利的协议,也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比如,在对方急需资金周转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对方的重要资产,就可能属于这种情况。
3、交易结果是否违背公平原则
要结合市场的正常交易情况和一般的公平观念来判断。如果协议的交易结果与市场价格、价值严重偏离,明显违背了公平原则,也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例如,以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商品,且这种高价并非基于特殊的品质或服务等合理因素。
综上所述,显失公平的协议签了在一定条件下有法律效力,但受损害方有撤销权。同时,了解协议被撤销后的后果以及如何认定协议显失公平都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显失公平协议撤销权行使的具体程序是怎样的、如何收集协议显失公平的证据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