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处罚是多方面的。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及药品、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等资格罚,构成犯罪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这些处罚旨在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和公众健康安全。
对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处罚是较为严厉且多维度的。
1、财产罚
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这是为了剥夺单位因违法行为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同时,还会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一般为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的一定倍数。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销售劣药的,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2、资格罚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这意味着单位将失去从事药品生产、销售等相关业务的资格,从源头上杜绝其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可能。
3、刑事罚
如果生产、销售劣药的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依照《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要确定对单位的处罚,首先需要明确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如果劣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等后果,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比如劣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引发严重并发症等情况。
2、违法的规模和持续时间
生产、销售劣药的数量较大、涉及地域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等,也会被视为情节严重。例如单位长期大量生产、销售劣药,在多个地区造成了不良影响。
3、主观恶意程度
若单位明知药品为劣药仍故意生产、销售,或者在被监管部门查处后仍继续实施违法行为,这种主观恶意明显的情况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当确定单位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后,会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处罚。
1、立案调查
药品监管部门在发现单位可能存在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线索后,会进行立案调查。通过收集证据,包括药品检验报告、销售记录、生产流程资料等,来确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情节严重程度。
2、作出处罚决定
根据调查结果,药品监管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会明确处罚的种类和具体内容,如罚款金额、是否吊销许可证等,并送达给违法单位。
3、执行处罚
违法单位需要按照处罚决定的要求履行义务,如缴纳罚款、停产停业等。如果单位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对于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处罚是全面且严格的,涵盖了财产、资格和刑事等多个方面。判定情节严重有明确的标准,处罚也有规范的执行流程。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单位对处罚不服如何申诉、处罚后单位后续整改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