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损害赔偿正文

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定何罪

2025-10-31 18:02:22  分类:损害赔偿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许旺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许旺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新疆赢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可能定高空抛物罪。此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未造成人员伤亡,财物损坏也反映其社会危害性。若行为人故意为之且情节严重,就符合高空抛物罪构成要件。同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涉及其他罪名,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等。

一、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定何罪

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通常可能会被认定为高空抛物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构成高空抛物罪的依据

该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财物的损坏也体现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即使没有直接砸到行人,高空抛物的随机性使得过往的行人、车辆等都处于危险之中,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情节严重的判断

情节严重的判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抛掷物品的种类,如果是较重、较大或者尖锐的物品,即使未伤人但造成财物损坏,也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抛掷的次数,如果多次实施高空抛物行为,即使每次只造成财物损坏,也会被认为情节严重;财物损坏的价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财物价值较高,也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

3、可能涉及的其他罪名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毁坏特定财物的目的而实施高空抛物行为,且财物损坏的价值达到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那么可能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定何罪(0)

二、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的赔偿责任

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除了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赔偿主体的确定

如果能够确定具体的侵权人,那么由该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难以确定侵权人的情况

如果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3、赔偿范围

赔偿范围包括财物的直接损失,如物品的修复费用、重置费用等。如果因为财物损坏导致了其他间接损失,如因车辆被砸无法正常使用而产生的合理替代交通工具的费用等,也应当进行赔偿。

三、如何避免高空抛物致财物损坏的情况发生

避免高空抛物致财物损坏的情况发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加强宣传教育

社区、物业、学校等应加强对居民、学生等群体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举办讲座等方式,让大家了解高空抛物的危害和法律后果,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2、完善监管措施

物业应加强对小区建筑物的管理,定期检查窗户、阳台等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可能存在高空抛物风险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安装监控摄像头,以便在发生高空抛物事件时能够及时确定侵权人。

3、法律威慑

司法机关应严格依法处理高空抛物案件,加大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让人们不敢轻易实施高空抛物行为。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致财物损坏可能涉及刑事和民事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实施此类危险行为。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共同努力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如果你对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赔偿问题等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