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离婚财产不平分时,可先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沟通,若协商无果,可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合理的财产分配。
在婚姻关系结束时,财产分割往往是一个关键问题。当出现离婚财产不平分的情况,有以下处理方式。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财产分割问题进行沟通。在协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双方在婚姻期间的付出,包括经济上的贡献、对家庭事务的操劳等。如果一方在婚姻中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发展,那么在财产分割时可以适当予以倾斜。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财产分割协议,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若协商不成,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就要求当事人收集相关证据。证据对于争取合理的财产分配至关重要。例如,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要收集相关的银行转账记录、财产交易凭证等证据。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也要有清晰的界定和证据支持,像房产的产权证书、车辆的行驶证等。
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财产分割时也会适当多分。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公平合理的判决。
面对离婚财产不平分的情况,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