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一般不能缓刑,但存在特殊情况。如果符合特定条件,也有可能适用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从法定刑来看,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通常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超出了可以适用缓刑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适用缓刑。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比如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像犯罪嫌疑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经过法院的判决,最终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那么就有可能适用缓刑。
例如,甲在与乙发生冲突时,将乙打成重伤,但甲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且积极赔偿乙的损失,取得了乙的谅解。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考虑对甲减轻处罚,如果最终判处甲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甲也符合其他缓刑适用条件,那么甲就有可能被宣告缓刑。所以,故意伤害罪重伤虽然一般不能缓刑,但在特定条件下仍有适用缓刑的可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