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婚姻内财产协议如何生效的

2025-11-06 01:20:40
0 浏览
推荐律师
曹顺祥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隆安(太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婚姻内财产协议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等条件,同时一般要采用书面形式。

婚姻内财产协议,即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财产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达成的协议。其生效需具备一定条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协议的夫妻双方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双方能够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并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例如,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的夫妻,在签订财产协议时,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这样他们签订的协议在这方面才可能具备生效的基础。

意思表示真实:夫妻双方签订协议的意思表示必须是真实自愿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如果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等方式强迫另一方签订财产协议,那么该协议就不是真实意思的体现,是可撤销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后达成的协议,才符合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例如,协议约定免除夫妻一方的法定抚养、赡养义务,这种约定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是无效的。同时,协议也不能有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像约定以不道德的行为作为获得财产的条件等。

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夫妻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无据可查。书面协议可以是夫妻双方自行拟定,也可以在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起草。

虽然财产协议一般不需要经过公证就可以生效,但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经过公证的协议,在发生纠纷时,法院更倾向于认可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婚姻内财产协议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合法生效,对夫妻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婚姻内财产协议如何生效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0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