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一般不涉及刑事判刑,但可能面临治安处罚,赔偿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赔偿项目与轻微伤类似,但具体数额可能因实际损失不同而有差异。
首先来看轻微伤的情况。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在刑事责任方面,轻微伤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等情形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在赔偿方面,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赔偿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再看轻伤的情况。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赔偿问题上,同样要赔偿受害人因伤害产生的各项合理费用。与轻微伤不同的是,由于轻伤的损伤程度相对较重,可能导致受害人的误工时间更长、医疗费用更高等,所以赔偿数额一般会比轻微伤的情况要多。在实际处理中,赔偿数额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结合相关证据来确定。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并取得谅解,在量刑时可能会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