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承担赡养义务需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赡养义务是指子女或其他赡养人对老年人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从民事责任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也就是说,当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和赡养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赡养人应支付的赡养费数额和方式。如果赡养人拒不执行法院关于支付赡养费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对赡养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在刑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赡养人对被赡养人有遗弃行为,且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就可能构成遗弃罪。这里的“情节恶劣”通常包括因遗弃而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等情形。如果赡养人在虐待被赡养人,情节恶劣的,还可能构成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赡养义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义务。不承担赡养义务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