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判刑后逃匿是会加重处罚的。因为这违反了刑罚执行规定,破坏司法秩序,体现出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增加。相关法律规定,在逃匿期间又犯罪,会数罪并罚;脱逃罪也有相应量刑标准。逃匿还会影响犯罪嫌疑人后续从轻处罚情节的适用。
诈骗判刑后逃匿是会加重处罚的。从法律规定层面来看,犯罪分子在被判刑后有义务遵守刑罚执行的相关规定,而逃匿行为本身就违反了这一义务,属于新的违法行为。
1、破坏司法秩序
逃匿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机关正常的刑罚执行秩序。司法机关为了将逃匿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追捕,这无疑增加了司法成本。例如,公安机关可能需要调动警力,发布通缉令等方式来寻找逃匿人员。
2、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增加
逃匿的行为表明犯罪分子没有真诚悔罪,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较于正常服刑的罪犯更大。这种行为让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看到其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所以在后续的量刑时会考虑加重处罚。
3、法律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如果犯罪分子在逃匿期间又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那么会对新的犯罪行为和之前的诈骗罪进行数罪并罚,这必然会导致其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诈骗判刑后逃匿面临的法律后果是较为严重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加重处罚外,还会有以下具体的法律后果。
1、脱逃罪的认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构成脱逃罪。诈骗判刑后逃匿就符合脱逃罪的构成要件,会被以脱逃罪定罪处罚。脱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罪并罚
如果在逃匿过程中又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比如盗窃、抢劫等,会将之前的诈骗罪、脱逃罪以及新的犯罪行为进行数罪并罚。数罪并罚的结果往往是刑期大幅增加,处罚更加严厉。
3、影响后续量刑情节
逃匿行为会使犯罪分子丧失一些可能从轻处罚的情节。例如,正常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获得减刑,但逃匿后就不再有这样的机会,并且在再次被抓获后,法官在量刑时会考虑其逃匿行为而不再适用一些从轻处罚的规定。
要避免诈骗判刑后逃匿带来的加重处罚,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对待刑罚。
1、认罪悔罪
犯罪分子应该真诚地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危害,真心悔罪。在服刑期间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改造工作,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认真接受教育改造。
2、积极改造
通过参加劳动改造、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自身的改造,还可能因为表现良好而获得减刑等奖励。例如,一些服刑人员通过学习掌握了一门手艺,为出狱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3、遵守法律
无论在服刑期间还是刑满释放后,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再实施任何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综上所述,诈骗判刑后逃匿会加重处罚,并且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为了避免这些不利情况,犯罪分子应积极改造,遵守法律。如果你还想了解关于诈骗罪量刑、刑罚执行等更多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