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建设工程正文

派出所保证金会退吗

2025-11-28 08:02:23  分类:建设工程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王恩大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王恩大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派出所收取的保证金通常是在取保候审等情况下收取的,一般是会退还的。只要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相关规定,在解除取保候审等措施时,派出所会如数退还保证金。但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对于治安案件中的保证金,若被处罚人逃避处罚,保证金也可能不予退还;若处罚得以执行,保证金会退还。

一、派出所保证金会退吗

派出所收取的保证金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会退还的。常见的保证金收取情形为取保候审保证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1、遵守规定退还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若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取保候审结束后,保证金会全额退还。

2、违反规定处理保证金

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派出所保证金会退吗(0)

二、派出所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流程

派出所取保候审保证金是可以退还的,其退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2、领取退还保证金通知

被取保候审人在解除取保候审时,会收到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这是领取退还保证金的重要凭证。

3、到银行领取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人凭借上述通知或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银行会根据相关手续将保证金如数退还到被取保候审人手中。

三、治安案件派出所保证金退还条件

在治安案件中,派出所收取的保证金也存在退还的情况,但有相应的条件。

1、处罚执行退还保证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如果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得以执行,保证金会退还被处罚人。

2、逃避处罚不退还保证金

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交纳保证金,暂缓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已经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仍应执行。

综上所述,派出所保证金在不同情形下有不同的退还规则。无论是取保候审保证金还是治安案件保证金,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退还条件,都应予以退还。但如果违反相关规定,保证金可能会被部分或全部没收。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保证金数额争议、退还时间过长等问题。如果您在保证金退还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