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2025-11-24 16:08:46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晓虹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晓虹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开度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构成条件涉及多方面。主体需为国家工作人员,主观上有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贿赂相关行为,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相关搜索长尾词“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主观故意、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财物等方面构成要件类似;“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故意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客观实施给予财物等行为。

一、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构成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

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主观条件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例如受贿人明知收受他人财物会损害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仍积极为之。

3、客观条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

4、客体条件

该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赋予工作人员一定的职权,他们应廉洁奉公履行职责,而贿赂行为破坏了这种廉洁性。

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0)

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构成要件有其特点。

1、主体要件

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一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该罪的适用范围。

2、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此罪。

3、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受贿行为使得国家机关等的正常运转受到干扰。

4、客观要件

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三、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构成要件

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

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本应遵守法律规定,却实施行贿行为,影响更为恶劣。

2、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这里的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和其他不应得的利益。

3、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行贿行为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4、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也以行贿论处。

综上所述,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相关的构成条件是多方面且严格的。无论是受贿还是行贿,都严重危害了国家的廉政建设和正常的社会秩序。生活中还存在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如何区分贿赂犯罪与正常人情往来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法律问题上存在疑惑,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