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诉讼通常涉及多个环节。首先由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行政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收集相关证据。之后由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审判定罪量刑。整个过程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诉讼有其法定的流程。
1、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
当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对该情况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前置程序,只有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才可能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2、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若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拒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移送后,会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侦查过程中,会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劳动者的证言等,以确定用人单位是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3、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认为证据充分、犯罪事实清楚,检察院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4、法院审判
法院会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会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对证据进行质证。如果认定用人单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根据犯罪情节进行量刑。

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诉讼中,证据起着关键作用。
1、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它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劳动报酬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其他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也可以作为补充。
2、工资支付记录
工资支付记录是证明用人单位是否支付劳动报酬的直接证据。包括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这些记录可以清晰地显示用人单位是否按照约定支付了工资,以及支付的金额和时间。
3、劳动者证言
劳动者的证言也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劳动者可以详细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况、劳动报酬的约定以及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具体情况。多个劳动者的证言相互印证,可以增强证据的可信度。
4、其他证据
除了上述证据外,还可能包括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支付文书、用人单位的财务报表等。这些证据可以从不同角度证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诉讼有一定的时间周期。
1、劳动行政部门处理时间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劳动者的投诉后,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查处理。一般来说,调查时间不会太长,但具体时间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度而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期限通常为一定的工作日。
2、公安机关侦查时间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时间也不确定。如果案件简单,证据收集相对容易,侦查时间可能较短。但如果案件复杂,涉及的证据较多,侦查时间可能会延长。一般情况下,侦查时间可能在几个月左右。
3、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
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但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还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的时间为一个月,以两次为限。
4、法院审判时间
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也因案件情况而异。一般情况下,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但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三个月。
综上所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诉讼涉及多个环节和要求,包括法定的流程、严格的证据要求以及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需要了解这些内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还想了解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事诉讼的其他问题,比如诉讼费用、律师代理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