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售卖了侵权产品,应及时停止销售,保留进货凭证等证据证明自己无主观故意,积极与权利人沟通协商解决方案。若被诉,要积极应诉并可主张合法来源抗辩。相关情况还涉及不知情售卖侵权产品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应对赔偿的办法等方面。
当商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售卖了侵权产品,首先要做的是及时停止销售该侵权产品。这是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和减少法律风险的重要举措。
1、保留证据
应尽可能保留与该侵权产品相关的所有证据,比如进货凭证、合同、发票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产品的来源,以及自己确实不知情该产品侵权。如果有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质量合格证明等,也一并保留好。
2、积极沟通
主动与侵权产品的权利人取得联系,诚恳地说明自己并不知晓产品侵权的情况,并表达愿意配合解决问题的态度。通过协商,尝试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退货退款、赔偿合理损失等。
3、合法来源抗辩
如果不幸被权利人起诉,商家要积极应诉。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依据所保留的证据主张合法来源抗辩。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能证明产品有合法来源,且自己不知道该产品侵权,那么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需停止销售侵权产品。

在法律上,对于不知情售卖侵权产品的责任认定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来说,即使商家不知情,也不能完全免除其法律责任,但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程度会有所不同。
1、民事责任
如果能够证明自己不知情且产品有合法来源,通常不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但需要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如果不能证明合法来源,可能需要承担赔偿权利人损失的责任,赔偿数额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
2、行政责任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能会对售卖侵权产品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产品、罚款等。即使商家不知情,也不能免除行政责任,但在处罚时可能会考虑其不知情的情节,适当从轻处罚。
3、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不知情售卖侵权产品不会构成刑事责任。但如果售卖的侵权产品数量巨大、情节严重,即使商家声称不知情,也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面临不知情售卖侵权产品的赔偿问题时,商家要冷静应对,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1、评估赔偿要求的合理性
收到权利人的赔偿要求后,要仔细审查其赔偿数额的计算依据是否合理。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对赔偿要求进行评估。如果赔偿要求过高,要与权利人进行协商,争取降低赔偿数额。
2、利用证据减轻赔偿责任
充分利用之前保留的进货凭证等证据,证明自己不知情且产品有合法来源。在协商或诉讼过程中,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自己减轻赔偿责任。
3、考虑和解或调解
如果通过协商能够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对于商家来说是比较有利的。这样可以避免漫长的诉讼过程,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在和解或调解时,要确保协议的内容符合自己的利益,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售卖了侵权产品,商家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保留证据、积极沟通、合法抗辩等都是有效的应对方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会涉及到众多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如何准确认定合法来源、赔偿数额的具体计算等。如果您在这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