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仲裁不予受理,当事人在15天内去法院起诉时,诉讼费用需根据具体案件类型确定。财产案件按诉讼请求金额分段累计交纳,非财产案件收费相对固定,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案件也有各自收费标准。还有申请费等其他费用,同时还需考虑聘请律师等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
当仲裁不予受理后,当事人在15天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而起诉所需费用要根据具体的案件类型来确定。
1、财产案件
如果是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非财产案件
非财产案件收费相对固定。例如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3、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4、劳动争议案件
每件交纳10元。
5、其他费用
除了案件受理费外,在诉讼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申请费,以及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费用。
仲裁不予受理后去法院起诉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1、案件性质
不同性质的案件收费标准差异很大。如上述提到的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金额按比例收费,非财产案件则多为固定收费。像合同纠纷这类财产案件,其费用会根据合同涉及的金额来计算;而名誉权纠纷等非财产案件,收费相对较低且较为固定。
2、诉讼请求金额
在财产案件中,诉讼请求金额直接决定了案件受理费的多少。请求金额越高,分段累计交纳的费用也就越高。例如,一个诉讼请求金额为50万元的财产案件和一个100万元的财产案件,其收费明显不同。
3、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法院在收费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在收费标准的幅度范围内取较高值,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能取较低值。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不同,证人、鉴定人等在出庭时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也会有所不同。
4、程序选择
如果选择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根据法律规定,案件受理费可以减半交纳。这就为当事人节省了一部分费用。
当事人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仲裁不予受理后去法院起诉的费用。
1、合理确定诉讼请求金额
在起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诉讼请求金额。避免过高提出诉讼请求,导致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例如,在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中,要准确评估财产损失的金额,而不是盲目提高赔偿要求。
2、申请司法救助
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包括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例如,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无法交纳诉讼费用的,可以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缓交,待案件胜诉获得赔偿后再交纳费用。
3、选择合适的程序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可以与法院沟通,争取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不仅审理期限较短,而且案件受理费可以减半交纳。
4、自行收集证据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能够自行收集相关证据,就可以减少聘请鉴定人、调查机构等产生的费用。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当事人自己收集合同原件、聊天记录等证据,而不是依赖专业机构去调查取证。
综上所述,仲裁不予受理后去法院起诉的费用因案件类型、性质、请求金额等因素而异。当事人在起诉前要了解清楚相关收费标准,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确定诉讼请求金额、申请司法救助等方法降低费用。还可能会遇到如何申请司法救助、不同地区司法救助的条件有哪些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