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婚内出轨一般不构成违法犯罪,但如果达到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程度则触犯法律。离婚判决时,若法院调解无效,会准予离婚;在财产分割上会倾向无过错方,无过错方还可请求损害赔偿;子女抚养权判决会综合多因素,并非单纯取决于出轨。
在法律层面,通常情况下男方婚内出轨只是违背道德伦理,并不直接构成违法犯罪行为。不过,存在两种特殊情形会涉及违法。一是重婚,即男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再次登记结婚,或者虽未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二是与他人同居,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两种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忠诚的规定,情节严重的重婚行为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当涉及到离婚判决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若男方婚内出轨达到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调解无效的,法院会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从而判决准予离婚。
在财产分割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所以,在男方婚内出轨的离婚案件中,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倾向无过错方,无过错方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财产份额。
关于子女抚养权的判决,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男方婚内出轨并不是决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唯一因素,但如果出轨行为对子女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法院在判决时会予以考虑。无过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条
当事人仅以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