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恶意不还会面临多方面不良后果,包括遭遇催收、产生高额逾期费用、个人信用受损、被网贷平台起诉,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网贷恶意不还会遭受网贷平台的催收。在逾期初期,网贷平台通常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还款。如果逾期时间较长且仍未还款,催收手段可能会升级,包括频繁的电话骚扰、发送威胁性质的短信等,不仅会影响借款人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对其亲友造成困扰。
逾期会产生高额的逾期费用。大多数网贷平台对于逾期还款都有明确的规定,会收取高额的逾期利息和滞纳金。随着逾期时间的延长,这些费用会不断累积,导致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例如,原本几千元的欠款,经过一段时间的逾期后,可能会变成上万元。
个人信用会受到严重损害。如果网贷平台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恶意不还的记录会被上传至征信报告,这将对借款人今后的贷款、信用卡申请、购房、购车等金融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即使网贷平台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也可能会将借款人的不良记录上传至第三方征信机构,同样会影响其在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
网贷平台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恶意不还,网贷平台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法院判决借款人还款,而借款人仍拒不执行,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成为“老赖”后,会受到诸多限制,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在某些情况下,恶意不还网贷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网贷平台的贷款,且数额较大,可能会构成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八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