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贷情况下担保人可能需承担民事责任进行还款,若涉及刑事犯罪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会影响自身信用记录。
在骗贷事件中,担保人往往会面临多方面的后果。
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借款人骗贷,而债权人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时,若担保合同有效,担保人可能要代替借款人偿还债务。即便借款人存在骗贷行为,但在债权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担保人不能以借款人骗贷为由对抗债权人的请求。例如,甲骗乙为其贷款提供担保,从银行获得贷款后拒不还款,银行有权要求乙承担还款责任。乙在承担责任后,可向甲进行追偿,但如果甲无力偿还,乙就会遭受经济损失。
刑事责任方面:如果担保人明知借款人骗贷仍提供担保,可能会被认定为骗贷罪的共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丙和丁合谋骗贷,丙负责实施骗贷行为,丁提供担保,那么丁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信用记录方面:一旦出现骗贷且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担保人的信用记录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会对担保人今后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产生阻碍,金融机构在评估担保人的信用风险时,会将此次不良记录纳入考量,可能会拒绝其贷款申请或者提高贷款利率。
综上所述,骗贷行为会给担保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法律上,因此在提供担保时一定要谨慎,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借款用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