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婚前协议书如何有法律效力

2025-10-01 17:56:13
0 浏览
推荐律师
陈华涛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婚前协议书要具有法律效力,需满足主体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等条件,同时在形式上一般应为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

从主体方面来看,签订婚前协议书的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才能准确理解协议内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订的婚前协议,因其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该协议是无效的。

意思表示真实是婚前协议有效的重要条件。这意味着双方签订协议时是出于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婚前协议,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一方故意隐瞒重大财产情况,诱使另一方签订不利于其的婚前协议,这种情况下协议的效力就存在问题。

婚前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协议内容应围绕夫妻财产的归属、债务的承担、生活等方面进行约定,不能约定限制人身权利的内容,如限制一方的再婚自由等,这类约定是无效的。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在形式上,婚前协议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书面形式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双方签字则表明对协议内容的认可和接受。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婚前协议必须经过公证,但经过公证的婚前协议,其证明力更强。

婚前协议书如何有法律效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36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