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法院起诉离婚流程主要包括起诉、审理、判决三个阶段。需先准备好相关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进入审理阶段,包括审理前准备、调解、开庭审理,最后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
起诉阶段
起诉一方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同时还需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对于家暴离婚案件至关重要,比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资料,用以证明因家暴受伤的情况;报警记录,这能证明家暴发生时警方介入的情况;伤情照片,直观展示受伤的程度;证人证言,如果有邻居、朋友等目睹家暴发生,他们的证言也可作为证据。起诉状应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如请求判决离婚、分割财产、子女抚养权归属等)、事实与理由(详细描述家暴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
审理阶段
审理前准备: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需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还会确定开庭的时间、地点,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调解:调解是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试图通过沟通和协商,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比如同意离婚、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共识,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解除。
开庭审理:如果调解不成,案件将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围绕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质证。原告要向法庭出示能够证明家暴存在的证据,被告可以进行反驳和质证。法庭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查明案件事实。
判决阶段
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和相关证据,对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存在家暴行为,法院一般会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判决准予离婚。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