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申请书应根据案件所处的不同阶段,分别交至相应的部门。侦查阶段交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交人民检察院;审判阶段交人民法院。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同阶段决定取保候审的主体不同,因此申请书上交的部门也有所差异。
侦查阶段:当案件处于侦查阶段时,通常是由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侦查工作。在这个时期,如果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认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向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同意取保候审。例如,在一些普通的盗窃案件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可能被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其家属认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向办理该案件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
审查起诉阶段:案件侦查终结后会移送至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在这一阶段,若要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书则需要提交给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对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进行判断。比如,在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在审查起诉环节,犯罪嫌疑人一方认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就应向负责审查起诉的检察院提出申请。
审判阶段:当案件进入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负责对案件进行审理。此时,若要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书要提交给正在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法院会结合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申请。例如,在一些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期间,被告人认为自身情况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向审理案件的法院提交申请书。
了解不同阶段取保候审申请书的上交部门,对于正确行使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至关重要。只有将申请书提交到正确的部门,才能使申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