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房子归孩子后贷款一般仍由原夫妻双方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来承担还款责任,而不是孩子承担,因为孩子通常不具备还款能力。
在离婚时将房子归孩子,这是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一种处分方式。房屋存在贷款的情况下,贷款的偿还责任需要明确界定。
如果夫妻双方是协议离婚,在离婚协议中可以对贷款的偿还问题进行约定。例如,双方可以约定由一方继续偿还剩余贷款,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担剩余贷款的还款义务。只要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要是通过诉讼离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贷款的偿还作出判决。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房屋的使用情况等因素。比如,若一方获得了房屋的居住权,法院可能会判决该方承担主要的还款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房子归孩子,但孩子本身并不因此承担偿还贷款的义务。因为孩子可能是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和还款能力;即便孩子是成年人,也没有法定的义务来偿还该笔贷款,除非孩子自愿承担。
在实际操作中,无论由哪一方偿还贷款,都要确保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和额外的费用。如果不按时还款,银行有权依据贷款合同追究原借款人的违约责任,可能会对夫妻双方的信用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如果因为未还款导致房屋被银行处置,最终也会损害孩子的利益。所以,妥善处理好贷款偿还问题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八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百一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二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